Go:关于Go语言:结构体(Struct)-方法(Method)-接收者(Receiver)类型的适用场景选择和命名约定(Go官方建议)
关于Go语言:结构体(Struct)-方法(Method)-接收者(Receiver)类型的适用场景选择和命名约定(Go官方建议)
何时使用值类型场景
1.如果接受者是一个 map,func 或者 chan,使用值类型(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引用类型)。
2.如果接受者是一个 slice,并且方法不执行 reslice 操作,也不重新分配内存给 slice,使用值类型。
3.如果接受者是一个小的数组或者原生的值类型结构体类型(比如 time.Time 类型),而且没有可修改的字段和指针,又或者接受者是一个简单地基本类型像是 int 和 string,使用值类型就好了。
一个值类型的接受者可以减少一定数量的垃圾生成,如果一个值被传入一个值类型接受者的方法,一个栈上的拷贝会替代在堆上分配内存(但不是保证一定成功),所以在没搞明白代码想干什么之前,别因为这个原因而选择值类型接受者。
使用指针类型场景
1.如果方法需要修改接受者,接受者必须是指针类型。
2.如果接受者是一个包含了 sync.Mutex 或者类似同步字段的结构体,接受者必须是指针,这样可以避免拷贝。
3.如果接受者是一个大的结构体或者数组,那么指针类型接受者更有效率。
4.从此方法中并发的调用函数和方法时,接受者可以被修改吗?一个值类型的接受者当方法调用时会创建一份拷贝,所以外部的修改不能作用到这个接受者上。如果修改必须被原始的接受者可见,那么接受者必须是指针类型。
5.如果接受者是一个结构体,数组或者 slice,它们中任意一个元素是指针类型而且可能被修改,建议使用指针类型接受者,这样会增加程序的可读性。
Receiver接收者的命名
1.社区约定的接受者命名是类型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的缩写(像 c 或者 cl 对于 Client)。
2.避免使用泛指的名字像是 me,this 或者 self,也避免使用过度描述的名字;
3.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使用了 c,那么就不要在别的地方使用 cl;
自我总结
一般使用场景下,决定是否使用指针,看数据单体(结构体、接口等等…)容量的大小(特别注意:注意切片slice、字典map、管道channel本身引用类型,底层本身是指针调用),语言层面数据单体存储的形式是否本身就是指针类型,数据单体的作用范围和操作的范围,归根结底,还是要结合实际具体业务场景提前规划好数据结构,开发中多考虑数据单体的拷贝成本是否过高。
Go官方的使用建议,也是在Go内存分配和数据存储原理上的归纳总结。
Go语言虽然有指针但是没有包含指针计算,指针的操作也非常简单(这点考量特别地好,简单的结构可以让GC最低成本地监测内存运行状态,避免过多的指针关联,利于GC内存管理和回收)。
Go:关于Go语言:结构体(Struct)-方法(Method)-接收者(Receiver)类型的适用场景选择和命名约定(Go官方建议)